
讲座中,郫都区人民医院的医生围绕慢性病定义、早期预防、急性发作应急处置及患者自我管理四大核心板块,用专业且易懂的语言展开深度讲解,为员工们构建起系统的慢性病认知与应对体系。
医生首先明确了慢性病的医学定义 —— 慢性病全称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指病程长、起病隐匿、病情进展缓慢,且缺乏明确传染性生物病因的疾病。这类疾病不会在短时间内对身体造成剧烈伤害,但长期发展会逐渐损害重要脏器功能,甚至引发严重并发症。
在分类上,医生结合职场人群健康状况,重点列举了四类高发慢性病:一是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脑梗塞等,这类疾病是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二是代谢性疾病,包括 2 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症,与职场人久坐、高油高盐饮食等习惯密切相关;三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受环境与吸烟习惯影响较大;四是恶性肿瘤,如肺癌、胃癌、结直肠癌,早期症状隐匿,发现时多处于中晚期。
同时,医生强调,慢性病具有 “三高一低” 的特点:患病率高(我国成人慢性病患病率已超 30%)、致残率高(约 1.6 亿人因慢性病丧失劳动力)、医疗负担高(占总医疗费用的 70% 以上),但早期知晓率低。这一特点也凸显了了解慢性病、做好预防与管理的重要性。
“慢性病并非不可防,80% 的慢性病都与生活方式相关,早期干预能大幅降低发病风险。” 医生结合职场场景,给出了针对性的早期预防建议。
在生活方式干预上,医生提出 “四大核心要点”:一是饮食调整,坚持 “低盐(每日<5 克)、低脂(每日油脂摄入<25 克)、低糖(每日添加糖<25 克)、高纤维(每日>25 克)” 原则,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摄入,减少油炸食品、加工肉类、含糖饮料,建议职场人自带午餐,避免长期外卖;二是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搭配 2 次力量训练(如举哑铃、平板支撑),久坐办公者每小时起身活动 5-10 分钟,做颈椎拉伸、扩胸运动等;三是作息管理,保证每晚 7-8 小时睡眠,避免熬夜(23 点后入睡为熬夜),睡前 1 小时远离电子设备,可通过泡脚、听轻音乐助眠;四是戒烟限酒,吸烟是多种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的明确诱因,必须严格戒烟,饮酒需限量(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25 克,女性<15 克),避免空腹饮酒。
在定期筛查上,医生建议不同年龄段员工制定个性化筛查计划:30-40 岁人群每年进行 1 次血压、血糖、血脂检测;40 岁以上人群每 2 年增加 1 次心电图、腹部超声检查;有慢性病家族史(如父母患糖尿病、高血压)的员工,需提前 5 年开始筛查,且每年增加 1 次相关专项检查(如糖尿病高危人群加做糖耐量试验)。通过早期筛查,能及时发现血压、血糖异常等 “亚健康状态”,避免发展为确诊慢性病。
“慢性病患者若出现急性发作,正确的应急处置能为抢救争取时间,甚至挽救生命。” 医生结合高血压、糖尿病二类高发慢性病,详细讲解了急性发作的识别与应对方法。
针对高血压急症(血压突然升高至 180/110mmHg 以上,伴随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胸痛),医生强调 “三步应急法”:第一步,立即让患者坐下或躺下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活动;第二步,若患者随身携带降压药(如硝苯地平、卡托普利),可按说明书服用常规剂量,不可自行加量;第三步,若服药 30 分钟后血压未下降,或出现意识模糊、肢体麻木,立即拨打 120,等待救援时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呼吸。
针对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低血糖,表现为心慌、手抖、出冷汗、饥饿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深快),医生给出 “分类应对” 建议:低血糖发作时,立即让患者食用 15 克碳水化合物(如 1 块方糖、半杯果汁、3 片饼干),15 分钟后若症状未缓解,可再补充 15 克,严重时(出现意识障碍)不可喂食,需立即拨打 120;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作时,立即停止进食,让患者侧卧(避免呕吐物堵塞气道),快速拨打 120,途中密切观察呼吸、意识状态。
医生特别提醒,所有慢性病患者需随身携带 “急救卡”,注明姓名、疾病类型、常用药物、紧急联系人电话,方便突发情况时他人协助救援。
“慢性病治疗是长期过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病情控制效果。” 医生从用药、监测、心态调整三方面,给出了自我管理建议。
在规范用药上,医生强调 “三个绝不”:绝不自行停药(如高血压患者血压正常后擅自停药,易导致血压反弹)、绝不随意换药(不同药物作用机制不同,换药需经医生评估)、绝不漏服药物,建议患者使用手机闹钟、药盒分装(按早中晚分类)等方式提醒服药,每次复诊时携带用药记录,供医生调整方案。
在日常监测上,医生建议患者在家自备监测工具:高血压患者需每天早晚各测 1 次血压(晨起空腹、排尿后测量),记录血压值;糖尿病患者需每周监测 3 次空腹血糖(晨起未进食时)和 2 次餐后 2 小时血糖(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监测数据需定期整理,就诊时带给医生,便于调整治疗方案。
在心态调整上,医生指出,长期患慢性病易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而不良情绪会加重病情。患者可通过三大方式调节心态:一是加入慢性病患者交流群,与其他患者分享管理经验,缓解孤独感;二是培养兴趣爱好(如养花、书法、唱歌),转移对疾病的过度关注;三是与家人、朋友多沟通,获得情感支持,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员工们积极踊跃地提问,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健康困惑一一向医生请教。有的员工询问 “长期加班导致睡眠不足,如何调整作息才能改善睡眠质量”,有的员工关心 “父母患有糖尿病,自己作为高危人群应该如何预防”,还有的员工咨询 “办公室久坐导致颈椎不适,有没有简单有效的缓解方法”。
面对员工们的提问,医生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结合专业知识和实际案例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同时,医生还现场为部分员工测量了血压,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健康评估,给出个性化的健康指导。整个互动环节氛围热烈,员工们纷纷表示,通过与医生的面对面交流,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健康疑惑,还学到了很多实用的健康知识和方法。
此次慢性病预防与控制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体现了成都安美科燃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对员工身心健康的高度重视和人文关怀,也为员工搭建了一个学习健康知识、交流健康经验的平台。通过讲座,员工们进一步明确了慢性病定义,掌握了早期预防策略、急性发作应急处置方法和患者自我管理要点,为今后的健康生活和高效工作筑牢了基础。
一直以来,成都安美科燃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始终坚持 “以人为本” 的管理理念,将员工的身心健康放在重要位置,除了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外,还提供年度健康体检(包含慢性病专项筛查)等福利,努力为员工营造一个健康、和谐、幸福的工作环境。未来,公司将继续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需求,开展更多针对性的健康关怀活动,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在工作中感受到家的温暖,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身体投入到工作中,共同推动公司更高质量的发展。
健康无小事,预防是关键,管理是核心。让我们携手共进,从了解慢性病、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开始,用科学的态度守护自身健康,用健康的体魄拥抱美好的工作与生活!
What are you lookking for?
联系我们
请使用下面的表格与我们联系。
如果您需要回复,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